春华秋实——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时间:2014-05-06 10:42  来源:未知   作者:Jurist   点击:分享到QQ空间
[摘要]二战作者九月底才开始准备,就取得了逼近人大法学考研成绩最高极限的409分(专业课最高分),看似短暂的复习时间,却有着一段以一战375分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为依托的二战曲折考研历

核心提示:本文可以用理性、深刻和难能可贵几个词语来形容。大凡法律学得越好,语言和思维就会越发理性,文章本来只有第二部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异常的理性和平静,当时就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子?于是就提意见说能不能添加些有关自己感受的内容,虽然这些东西没用,但是这样文章才显得生动,大家更能接受,于是文章就有了第一部分精彩的内容。因此,整个文章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感性,主要是介绍了作者这两年的感受;下篇理性,主要是深入介绍了作者的复习策略。与理性相对应的是深刻,与深刻对应就是有效。通常来讲对于一件事情我们只有掌握了实质和根本,才能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去灵活处理一些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人大法学考研成功的路径和方式很多,但却都有着深刻理解打基础,然后利用基础知识以答题规则为指导去应对万变的考题的共同发展规律。比如作者指出书本上没有直接阐述的考题的答案仍需从书本上去找,确保有理有据,只是需要考生临场综合,提高了对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的要求,这与强调对重点的理解和背诵是人大法学考研的关键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二战作者九月底才开始准备,就取得了逼近人大法学考研成绩最高极限的409分(专业课最高分),看似短暂的复习时间,却有着一段以一战375分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为依托的二战曲折考研历程,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也许只有作者本人才能掂量理性和平静背后所承载的付出和努力!最后,文章末尾还附有作者对2014年典型试题的考场答案和深入分析,十分深入具体和有价值,对大家有巨大帮助。可以说这是一篇最为理性、深刻和有效的2014年人大法学考研经验,在此深表对朱树青同学的感谢,因为有你的分享,才使得我们的梦想更为真实!

 

我的成功人大法学考研——春华秋实: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朱树青  2014年经济法409分状元  法学家全程保障体系学员
 

第一部分  我的故事

     又是一年考研时。

     我的故事很简单。第一年报考经济法,初试375,复试298,加权79.05,在13年的激烈竞争中落榜。知道结果是在3月底的一个中午,那个短信只有几句话,却决定了我后来的一年如何度过。第一年我没有参加司法考试,所以毕业后7月10日到9月中旬要准备司法考试,二战从9月20开始,每过一天在日历上划掉一格。无时不刻不在背书,包括在梦里。我所有的梦只有一个内容,四周是虚无,面前一本书,和在教室里一样一页页地翻过去。

     我看着你们,就像看着昨天的自己。不甘平庸,想探索人生的无限可能;心怀着对名校的向往,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埋头于书本。如今是风和日丽的4月,紧接着要面临夏季的炎热,秋季开始背书的纠结,冬天冷风的刺骨。寥寥数语概括不了其中的艰辛,然而作为过来人的我们懂得,你们也将懂得。我们熬过了这些可以称之为苦难的日子,你们也会熬过,并从中受益良多。要相信尽管成功不会简单,但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难,别人做到的,你也可以做到。

     其实考人大,大家要做的就是两个字:坚持。不开心的时候、信念动摇的时候、怀疑自己的时候,坚持做完备考应该做的事。梅花香自苦寒来,熬过肃杀,就能绽放光华。我喜欢这句话:没有到不了的明天。考研路上,无论你感到幸福还是痛苦,明天都会到来,逐渐逼近考试的日子。觉得撑不住的时候,想想这句话,咬着牙坚持。觉得准备的不错急切地等待考试的时候,也请想想这句话,淡定下来,心平气和。

     我知道在很多人看来,通往人大的路有多么漫长,我知道你们在这条路上奉献着自己大学最后的美好时光。人大是个梦,但是其实这个梦并不遥远。泰戈尔说过,我以我的歌感动上帝,正如山以瀑布,感动遥远的大海。你们现在所付出的每一分钟,都使自己离人大更近,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踏踏实实地努力,就会有丰收的那一天。

     所有的苦难只有在挺过去后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不要因为难过而放弃,否则你不仅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还否定了之前的努力。人大就在那儿,一步步走过去便成。只是相对于报考其他学校,你需要加快旅行的步伐,日夜兼程,不能停留,不能欣赏路边的风景。

     送给二战的同学们一首歌——《从头再来》,是13年复试结束的那天晚上在宾馆里无意中听到的。机缘巧合,成为我14年备考过程中最大的安慰。把部分歌词送给每一位考人大的同学: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第二部分  复习策略

      一、时间安排

      13年我是从2月份开始,2月至九月主要是看专业课书,背单词,做市面上有的英语阅读题。九月以后开始背书,每天看一个小时的政治,背两个单元的单词,外加两篇阅读。

      14年是从九月二十号开始,安排与13年差不多,早上7点至8点看政治,8点至9点做英语阅读,9点以后背书,中午午饭后背英语单词。其他时间背专业课。

      每天大概学习13个小时,只多不少。其中专业课占了绝大部分,但是保证每天有固定的三个多小时花在英语和政治上,甚至在后期会相对增加政治的时间。

   二、专业课

      教材是最重要的,即使是14年相对而言很灵活的题目,其实把教材看透了,考场上加以抽象、归纳和总结,一样可以得出相当完整的答案。

      对于争议较大的宪法,个人认为,21世纪版的足够,不放心的话,可以翻一翻《中国宪法》前半部分,但是实际上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再加上增加一本书带来的心理压力,其实大可以放弃。考场上遇到不会的题,利用平常的知识积累加以发挥即可,即使是教材上现有的文字其实也不一定是老师理想的答案。无知者无畏,网罗太多信息不一定是好事。

       环境法很多人不敢选,原因是题目大多在书本上找不到答案。对于此科,尽人事听天命,把书上比较有可考性的内容背诵掉。既然书上没有答案,对于所有人而言在看到试题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这时考的仍然是平常对于环境法理论和制度的认识与知识积累。

      经济法专业性和技术性比较强,一些名词如果没有背诵,考场上很难自由发挥得出自己的答案。如果是对经济法没有兴趣,大可以放弃此科。当然,对经济法感兴趣的,或者想报考经济法专业的另当别论。

      法理理论性很强,要多看多背。法制史就当历史书读,很有意思。民法刑法是基础部门法,大家基础都不错,按部就班即可。

      7选5我选的是民法,刑法,知识产权,环境法和经济法。因此对于诉讼法与国际法不太了解,不做评论。

      教材选21世纪系列教材。鉴于教材比较厚,不能每年出新版本更新知识,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交错不易记忆,而做笔记又比较浪费时间,因此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买资料。视个人习惯而定,正如期末考试前有人爱背书有人爱背笔记一样。就我而言,13年4月份在直接背书、背自己做的笔记、背资料三者之间进行权衡后,我购买了法学家的全程保障体系,最主要是考虑到节省时间(包括整理笔记、在书上遴选出具有可考性的内容,内容重新组合形成答案的时间)。同时在备考期间我是全程戒网,与外界隔离,必然会遗漏最新的法学动态,买资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14年,在经历了前一年的备考和司法考试后,直接从《法学家核心考点提炼串讲宝典》入手,一轮轮循环背诵。考研期间我没有逛过一次街、买过任何新衣服,书却抱回了不少,我向同寝室的室友调侃说这是向人大、向考研表示敬意。

      三、英语

      英语前期重在打基础,所谓基础包括单词和语感。要求每天坚持背单词,尽量看些英文报刊。网上有卖《新闻周刊》和《时代》的合辑,每天读一篇,对于培养语感有好处。但是阅读报刊时不必拘泥于背诵或者要求弄懂每一句话,当成故事读即可。

      6月份以前时间相对而言还是很充分的,可以集中精力提高英语水平,毕竟英语不是一门可以突击的科目。7月至9月可以顺带做些阅读题,随便买随便做,重在寻找做题规律。9月开始做真题,这是将前期的知识积累转化为应试能力的关键时期,做完题后每篇文章没有读懂的地方要仔细分析,做错的题要总结,不会的但常出现的单词要记忆。真题以近十年的为主,反复做即可。一份试卷分部分做,完型+前两篇阅读,后两篇阅读+小作文,新题型+翻译,大作文。四天做完,既保证速度也要保证质量。考试前没有必要刻意寻找模拟题做,最终检验学习成果的就是考试时的题目,之前做好做坏都没有多大关系,保持做题的感觉最重要。

      单词背到考试前一天,作文在做真题时练习,8天两篇大作文两篇小作文,实际上做真题可以缩短周期至3天一份,这样一周的英语任务就确定下来。大作文大家不会忽视,但是小作文也很重要,必须动手自己写,不能自以为简单或者自认为水平不错。

   四、政治

      政治备考讲究效率,9月初开始足够。最好的资料是大纲解析,反复看,马基部分没信心的同学可以选择上辅导班,其他部分辅导班完全没有必要。时事考前半个月买本时事书每天中午翻一翻就可以。不建议做很多的题。看书,适当记忆就好。前期注重理解,后期即考前一个月强化记忆,可以增加时间到一个半小时左右,但是没必要花一个上午,两小时已经够多。不用专门训练大题目,平常书看透了,考场上自然有话说,政治的大题目实际上就是选择题的扩大化,知识都是相通的。

      五、心态及背诵方法

      考人大,紧张是对的,担心是合理的,时间不够是肯定的。但是更要记住如果你战胜了这些情绪,就比别人多了一份成功的把握。如果真的无法控制悲观的情绪,可以忘记时间,忘记结果,专注于每一天的任务。如果每一天都过得充实且有意义的话,实际上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背诵是专业课备考的关键环节。背诵过程中大家遇到的最大问题无非是遗忘快。遗忘是很自然的事,要接受自己不可能记住所有内容的事实,同时尽最大可能加强记忆。通常大家在背诵第一遍时会觉得记忆很清晰,一轮结束翻第二遍时感觉如同在背第一遍时一样陌生,第三遍要稍微熟练些,此后开始一遍比一遍快。就好像从柏油马路上高速公路,中间的螺旋引桥部分开车速度远低于高速公路,甚至比普通马路上的速度低,而且有晕眩的感觉,很不舒服,但是它是进入高速的必然过程。你在进步,只是你不知道罢了。克服遗忘的方法是不断理解和记忆,即在背诵的道路上不断行驶,争取早日驶上高速。

      我背诵的方法是按部就班,8门课依次进行。法理难理解些,安排了7天(第二遍开始加速,减少时间,最后大概4天可以背完),宪法加法制史7天,民法加刑法7天,知识产权、环境法、经济法各3天。由于除了法理、环境法、经济法外,其他科目大家的基础比较好,背诵的难度较小,不太容易忘,我们可以针对记忆难度较大的科目适当调整,即在考前最后一遍背诵时调整科目顺序,将法理放在考前4天。环境法和经济法虽然容易遗忘,但是由于2科重要性较法理为弱,安排在法理之前。背诵过程中背诵一门扔一门,做什么事就专注于什么事。

      背诵过程中不要执着于原文呈现,要将知识消化,呈现出自己的成果。原因包括:改卷老师不会因为个别词句与书本不同扣分,也不会因为个别词句与书本相同而给分;书本上的内容不一定是老师心中最理想的答案;同样的题目问第二次你的回答不可能与第一次一样。同时,很多同学认为自己忘记了所背的内容,是因为在拼命地回想书本答案,而非思考答案的内容。如果不放心,可以在记忆几遍过后随便找一个自认为忘记的名词,当成在考场上给出自己的答案,实际上你给的答案与书上的内容大同小异。忘记的是字词排序及句式,知识仍然在心里。

      六、答题思维

      名词解释在A4纸上写大概三四行就很好。简答要加上问题中关键词的名词解释。论述在简答的基础上适当发挥,加上自己的观点。但所言必须有理有据。

      教材上没有直接阐述的问题实际上并不难。由于教材上没有直接答案,大家水平又基本上差不多,很难拉开较大差距。因此,首先应该克服对此类问题的恐惧感,要相信在文科的考场上没有人会交白卷,那么就有分可拿。其次,熟能生巧且万变不离其宗。没有具体答案的,可以联系科目的理念、特点、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同时法学理论对于比较抽象的题目有兜底的作用。最后,平常要在背诵的时候对自己理解不清的内容多思考,不建议在初试阶段广泛涉猎论文等,但是教材上已有的内容必须厘清脉络。

      比如说经济法中增值税、消费税与营业税,在平常的背诵过程中就应该问自己三者如何征收、为何征收,不能局限于名词解释。平时有思考,考场上自然不会害怕14年关于这三者的简答题:简述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关系。

      再如环境法的简答题:简述大气雾霾的治理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完善,首先简单写雾霾是一种大气灾害,再写表现、形成原因、危害,然后从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危害出发写其治理。无非是控制污染源,加强绿化,增加污染大气的外部成本,城建规划要注重环境效益——又回归到了环境法的基本制度上。《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完善,可以联系到目前法律没有规定雾霾治理的专项内容,其次从治理的机制、力度、法律责任出发进行分析即可——仍是书本上已有内容的异化。

      又如法理的简答:简述人权的道德性和法律性,先写人权的定义,再写人权的道德性和法律性是什么意思,最后阐述两者的关系和如何正确对待二者(书本上有答案,在此不赘述);法理的论述:试论政治思维与法治思维的关系,可以分别写政治思维和法治思维的出发点、特点、考量因素(这部分需要根据平常的理论功底适当发挥),再尽可能联系书本的相关内容如法治含义的演变,法与国家权力,法与执政党政策等,将其中的内容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为我所用,阐述法治思维与政治思维的联系与不同——一个貌似书本上没有直接答案的问题仍然演变成了一个正常的问题。

      因此,书本上没有直接阐述的问题答案仍在书本上,只是需要考生临场综合,提高了对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的要求。

  七、专业选择

      选专业和备考一样直接关系到最后的结局。13年经济法出现了扎堆的现象,14年轮到法理。落榜的考生会觉得委屈,但是包括曾经的我在内只是为自己当初的选择买了单。我对自己13年的选择无怨无悔,因为自己对经济法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选择专业时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是你想做什么愿意做什么,也许你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也许你也会问“如果…”,也许你会为比自己分低的同学因为专业的缘故反而考上了而不平,但是你可以给自己一个解释。与其去惴惴不安地猜测下一年哪个专业会火,不如顺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人大就是选择一条需要踏踏实实备考的路,那么,就从踏踏实实地选择专业开始吧。当然,对于对专业没有特别要求的同学除外。

      八、考研与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和考研表面看似不同,但实际上有相通之处,而且司法考试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考研备考过程中的不足。此外,周围的同学考司法考试的居多,而考人大有很大的风险,同学们很容易有参加司法考试给未来留一条路的想法。

      但是两者时间有所冲突,且准备司法考试会有耽误考研的忧虑;考完司法考试后面对背书时间紧张会后悔当初选择司法考试;考研结束后可能会发现司法考试对考研备考没有直接帮助;考研结果出来后,没有考上的同学也许会埋怨自己兼顾二者导致考研失败。

      综上,如果没有信心能够战胜上述心理负担的,和坚定信念考上人大的,可以暂时搁置司法考试。毕竟在复试结束后有几个月的空闲时间。对于心理素质比较好的同学,二者兼顾也并无不可。

      九、其他

      有些学弟学妹对于考研期间谈恋爱有疑虑,其实担心是对的,感情上的波动会影响复习成效,所以不建议在备考期间开始一段感情。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对方负责。考研失利的结果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承受的,虽然最终不得不承受,且最终一定能够承受。但是无论什么样的选择,都不能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对方。也别归结于这段感情(那基本上等同归结于对方)。只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定,随意开始;自以为是,以为不会影响学习;没有勇气承认自己错误,责备他人。只是因为复习不够到位,掌握知识不够熟练,不够勤奋。

      还有同学问起饮食和锻炼问题。大家都经历过高考,应该知道食物能够保证生命所需就足够。考研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一切耽误精力的事,如果过多纠结于生活细节只能阻碍奋斗的脚步。我见到过将自习室的座位布置的很舒服的同学,且不少见:棉坐垫、小薄被、电暖宝、热水瓶,干粮、水果、零食,研友。来时蜂拥而至,走时成群结队。每天固定商量明天谁喊谁起床,谁找谁吃饭,谁来谁的教室。

      不是说不可,但是考研需要静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太多的干扰因素会打破宁静。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当然会引发无穷的力量,但是更常见的是一个老鼠坏一锅汤。考研是一个人的事,结果是自己的结果,大可以自己做完这一切。

      十、写给二战的同学

      我知道二战的感受。落榜有很多种原因,当别人问起,你却只能回答一个结果。我只觉得,将失败更多地认定为是自己的错误将会大大减少痛苦。是自己不够好,不够努力,不够优秀。同时肯定自己的奋斗过程,不要过于自怨自艾。从4月到7月,决定二战的同学请开开心心地玩,为接下来的战斗积蓄积极力量。7月到9月复习司法考试,时间足够。9月下旬开始继续考研,全力以赴。准备过程中请忘记结果,做好每一件事,结果一定不差。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落榜的经历会最终回馈与你,让你看清成功的本质,让你波澜不惊,让你坦然接受人生。失败与成功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凡事努力了,对得起自己,不愧于关心自己的人就足够。

      上述只是个人感悟,仅供参考。每个人的性格和习惯不同,适合自己的、服务于考研目标的就不会错。

      祝学弟学妹们金榜题名!

 

      附:2014年人大法学考研重要真题分析及答案

      一、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

      简答:简述大气“雾霾”的治理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完善

      答: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是雾与霾的混合物。雾霾降低大气质量,危害人体健康,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多发生于城市,产生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包括汽车排放尾气、工业排放废气、燃放烟花爆竹等。

      从雾霾的形成机理及危害来看,其治理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城市规划、旧城改造等城建过程中合理布局,改善大气环境,重视环境保护;

      2.加强植树造林等绿化工作;

      3.改进科学技术,减少汽车尾气、工厂烟尘对大气的污染,降低废气处理成本;

      4.完善大气保护的相关制度,增加保护大气的补贴、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

      5.明确造成严重大气污染的法律责任,防止环境成本外部化。

     《大气污染防治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没有专章规定雾霾问题的防治,由于雾霾对大气质量、人体健康、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应当专门规定有关防治雾霾的内容;

      2.在有关防治废气、粉尘产生的内容中,增加有关在同样产生大量粉尘的城建项目中防治粉尘产生的内容;

      3.明确政府责任,加强道路清扫、洒水等防止可吸入颗粒物产生以及执法检查等工作。

 

       答题思维:

       首先,要大致写出关键词的含义,教材上没有的,根据平时的了解答其是什么,原因、结果等,尽量从多方面描述,形成关键词的概念。当我们不能相对精确地说明其内涵时,尽量增加描述,缩小其外延。

      其次,答题要言之有理,方法是要围绕主线,使呈现出的答案有逻辑顺序。就本题而言,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就内含了如何治理。如此答题,不显得过于东拉西扯。当然,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基本制度角度答题也可。但由于下一个问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法》,为防止过早支出所储备的知识,尽量在此问中分散答题角度。

      最后,简答题不用写太多,不用过于发挥,或者重复陈述。问题之间有内部逻辑关系,要注意把握,有助于形成答案。同时可发现答案没那么难,只要愿意动笔,且在考场上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大家都有话可说。

   二、法理学

      1、简答:人权的道德性与法律性

      答:人权是基于人的人格尊严而为所有人享有的、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权利。人权具有普遍性、基础性、社会制约性和意识形态性。

      人权的道德性,指人权是一种超越法律的权利。从根本上来说,人权的正当性的根据首先在于它是一种道德性的权利。人权的道德性质表明人权是先于或者独立于任何法律或正式制度权威即国家而存在的权利。

      人权的法律性,指法治理念下,人权从道德权利进一步升华为制度性权利,从政治性诉求转换为法律权利,权利之间的界限得以明确,权利的实现得到更有利的保障,权利救济机制得以启动。

      二者关系:

     人权的先法律性不是说人权的实现仅仅借助于道德来保障,正是人权本身的属性决定了人权必须借助于制度化和法律化才能得以更充分、更健康的发展和完善。

     通过人权的法律化,人权得以具体化,获得确定性,获得更具实体性、更有力的保障。一定程度上克服人权诉求的抽象性、政治性以及缺乏规范性或者严谨性和人权实施保障机制的消极后果。

      我们应正确对待人权的道德性和法律性。一方面,应当充分认识以法律来保障人权的重要意义,认识人权从道德权利、政治权利转换为法律权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人权的法律化虽已是必然趋势,但不能由此认为人权必然被法律化,甚至认为只有法律化的权利才是人权。应当坚持人权的超法律性,而不是仅仅把人权局限在法律框架之内。

 

      答题思维:本题较简单,教材上有直接陈述。再现教材内容即可。

 

      2、论述:政治思维与法治思维的关系

      答:政治思维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思维方式,侧重于服务政治目标,讲求实效。

      法治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治理模式,指国家依靠正义之法来治理国政与管理社会,从而使权力和权利得到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法治理念得以实现,良好的法律秩序得以形成。由此,法治思维注重法律的权威性,以法律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将合法性作为判断社会主体行为的基本准则,同时以实在法之外的标准来衡量与检验法律。

   二者联系:

      1)二者都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思维方式,决定于共同的经济基础,根本上而言追求相同的社会目的;

      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思维和法治思维都体现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也是一致的;

      3)在当代法治社会,政治思维与法治思维相通,一方面注重发挥法律在治理国政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直接塑造着法治思维的政治面貌;

      4)一定意义上,法治思维是政治思维的一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目标,同时法治思维有助于阶级统治和社会治理的民主和高效。

      二者区别:

      1)政治思维适应政策目标的要求,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法治思维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普遍性;

      2)政治思维并不必然内含着法治,其有可能破坏法秩序;

      3)二者的出发点不同,政治思维更强调服从政治目标的要求,法治思维强调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在当代法治社会,政治思维更多体现为法治思维,运用法律达到政治目标;而法治思维也愈来愈多地服务于政策。法治思维是政治思维发展到高级阶段,是统治阶级更娴熟地运用法律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产物。

 

      答题思维:本题属于“立意”比较大的题目,所牵扯的相关内容比较多。结果就是看到题目首先意识到教材上没有现成答案,其次发现教材上有大量的语句、知识可供套用。包括法治、法与国家、法与政党等教材相关内容。考虑到考场上时间有限,适当选择,写一些即可。这种题目很难说有标准答案,我所答的有不足,仅供参考。

 

      总结:

      我认为,对于10分的简答题,基本上可以分解为名词解释和阐述部分。名词解释大概占3分左右,因此阐述部分没有必要写过多。最重要的是所答内容要有逻辑,不能乱。当然,对于只能依靠临时发挥的题目(比如说14年的法理论述),尽可能地写就行。即内容是根本,逻辑是补充。对于答题脉络比较清晰的题目,注意逻辑,锦上添花。对于平时没有背诵到的题目,沿着思路写,避免空白。

      所有的经验都需要大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希望我所言对大家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规源小编)
顶一下
(3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2010-2014 faxuejiaedu.com All Rirhts Reserved 咨询QQ:1253312325 咨询手机:15801402059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6987698号
姓名:
所在院校:
报考专业:
联系手机:
QQ:
问题咨询: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