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经验|不试一试,你怎么知道不行

时间:2017-07-13 00:09  来源:未知   作者:规源小编   点击:分享到QQ空间
【摘要】作者为2017年成功考取人大诉讼法专业的一名考生,也是法学家2017年先飞计划学员。作者很认真和严谨,在经验分享中对自己的复习规划以及复习过程中得与失两方面经验都进行了一定说明,这对大家有较大参考借鉴价值和意义!

核心提示:每年对司考与考研的关系都要反复强调和说明,一方面是因为对于法科应届生来讲,如果准备考研的话,大学期间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是如何处理司考与考研的关系,这使得每年反复地不断有学生问自己司考与考研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很多考生试图将司考作为人大法学考研的手段去思考和处理人大法学考研与司考的关系。而专业地来讲,司考与考研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考试,对于两者关系的处理只能是说深刻理解二者的区别并将二者区别开来后,再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复习规划,以便真正科学、合理而有效地处理二者的关系,并最终实现司考与考研的双赢。但是,现在很多事情都有形式上和实质上的,还有广义上和狭义上的,这因此就可以使得很多问题具有相对性,导致不管你怎么说和说得怎么样,也不管专业不专业,而都可以为自己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找到理由。

 

司法考试的答案都是非此即彼,侧重于答案的客观性,司考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法律适用的依据和标准,司法考试答案制定的依据主要是法条及其司法实践审判的案例。因此,可以说司法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合法性”,复习备考的关键是掌握正误判断的标准和依据,以确保试题的作答能够与考试答案吻合。通常来讲,在具备一定法学基础和复习时间有一定保障的情况下,研习下真题和温习下相关法条及司法解释是可以很轻松地通过的。但是,司考对考生的法言法语表达能力、对合法合理和公平效率等关系的思辨能力以及对立足于价值选择和判断基础之上的分析说理能力的考查几无涉及。由于其侧重于答案的客观性,复习的关键是需要准确理解和记忆法条的含义并掌握正确答案的确定方法,而不可能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向法条的制定依据、立法意图及其立法缺陷等法条背后的一些东西,因此其关注的主要为“是什么”的问题,而对“为什么”以及“怎么样”几无关涉。且即便是“是什么”的问题,由于命题人为了宣扬其学术观点和提升其学术地位也并未完全遵循立法原意,比如对于“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法律明确规定,也居然能够曲解成“共同故意犯罪是指共同有意识地犯罪”、“共同过失犯罪也构成共同犯罪”等等,可见即便是其所追求的客观性也并不客观,这使得司考的备考极为繁琐和复杂,甚至挑战社会正常一般人的常识和基本的逻辑思维方式。再加上司法考试基本无所不包,这又使得其备考需要花费海量时间和精力。

而人大法学考研则完全不同,在改革前其立足于考查考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的准确性,这具体体现为对考生表达方式的准确性和观点内容的符合性要求较高。本是非常符合中国现实和非常合理的考查目的和方式,但是长期这么进行考查后,因为种种原因而又使其被诟病为“只需背背就可以了”和“考查的就是死记硬背的能力”等等。改革后的人大法学考研则侧重于要求考生在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结果中选择后进行分析和说理,且试题问答的设计本身就会引导考生认识到这种可能性,然后要求考生进行选择、分析和说理,并针对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给出问题解决的建议或措施。因此,现今人大法学考研考查的主要是“为什么”和“怎么样”的内容了,这种考查的方式其根本上就是要求考生在对多种可能性进行比较后选择其中最为合理的一个可能性,然后运用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这种选择进行分析和论证。相比司考的“合法性”考查,人大法学考研可称之为“合理性”考查。这种考查方式其答案或者说结果和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进行分析、论证和说理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更为重要。但是这并不是说结论不重要,能够选择出最合理的可能性当然也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在过于看重表达和思维而使得试题区分度严重下降的发展趋势下,必然会导致结论地位的上升,也必然会不断提升表达方式和观点的符合性要求(与教材和人大老师观点及表达方式的一致性)。在现今人大法学考研的复习备考中需要更为深入理解和掌握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将其作为思考、分析和作答试题的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否则不仅无法在多种可能性中进行合理性审查和筛选,且即便筛选出后也会因为缺乏依据而显得理屈词穷和缺乏说服力。当然这还是最基本的,此外还有答题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表达方式的问题以及观点的符合性等等。可见,专业和深入地讲,人大法学考研却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将其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分析并理解后,方可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寻找到科学合理的复习策略,进而展开真正科学且合理的复习备考。

司考与人大法学考研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考试,只有真正认识并理解了两者的区别,并将两者加以区别才可以结合个人具体情况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如果因为需要同时对二者进行备考而将二者不加区分地混为一谈,甚至自欺欺人地将司考作为人大法学考研备考的方式和手段则不仅无益于我们司考和考研的复习备考,甚至会使我们兜一大圈子然后回过头来再备考司考和考研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反复强调二者的区别,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不参加司考或者考研,也不是说二者不能同时备考,而是为了让大家认识到二者的区别,然后能够结合个人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比如,对于非名校考生,在时间不允许的条件下,为了提高自己人大法学考研的胜算则完全可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提升法学理论功底上来,并在初试中即对自己所报考专业加大复习力度,适当阅读相关专著或论文。现今的法本由于太年轻以及受学习时间的限制(法学的深入理解相比其他学科需要更为漫长的一个过程)在法学理论功底上基本差距不大,一旦大家一并进入复试后则同等条件下肯定会优先选择法学名校考生或是综合素质较高的考生。同时,由于综合素质的判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综合素质客观评价的重要指标即是本科院校,因此非名校考生要想在复试中突围,基本上只能依靠自己法学功底这种硬实力了

现在很多事情都有形式上和实质上的,还有广义上和狭义上的,人大法学考研的备考阶段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人大法学考研备考包括一切有关法律的学习,因为只要是法律的学习都可以为人大法学考研的复习打下一个基础,这不仅包括大学几年的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也包括期末考试和司法考试的复习等等。而狭义的人大法学考研复习则是指以人大法学考研特征和命题规律为指引,对人大法学考研内容展开的有针对性系统复习。狭义上的人大法学考研复习备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领悟并把握好人大法学考研命题指导思想、命题目的和考查要求;研究人大法学考研真题并总结人大法学考研命题特征和规律;挖掘人大法学考研考点、构建学科体系并将考点放到学科体系下去理解和把握;洞悉人大法学院的学术观点并准确掌握考点的表达方式;总结和归纳人大法学考研答题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等等。但是,一定还会有人认为狭义和广义的说法都不对,人大法学考研复习应该是指以人大法学考研复习备考为目的的一切有关法律的温习和学习。这种说法看似非常合理和准确,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因为不同人的目的是不一样,没有一个统一客观的标准,有的人可能大一就立志考人大,然后就认真研习人大法学考研教材,不仅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了本科教学任务,而且确实也为人大法学考研复习备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种情况下,其阅读人大法学考研教材的行为既可以是为了完成本科教学任务,也可能确实有想通过认真完成本科教学任务的方式同时也为以后的人大法学考研复习打下基础。因此,其阅读人大法学考研教材的行为就很难说清到底是为了人大法学考研,还是为了完成本科教学任务。

总之,到头来司考大家都会过的,因为司考的机会很多,不必急于一朝一夕非要马上过司考,也没必要看到大家都准备司考而非得要成为普通的大多数。在现今的人生关键阶段中大家应该集中主要精力于更为重要的事情,要知道有舍才有得,学会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同时,在考上研后还有大把大把时间和机会去过司考,如果因为司考耽误了考研,然后又花一年时间去准备考研,那这就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此外,由于考研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如果大家都采取一种专业的备考方式和手段去备考,且人大法学院也明确紧守考查目的和命题要求,并收紧评分标准,那么即便你综合素质再高,司考分数再高,也不管你来自哪个“有名的高等学府”,恐怕只可能是连复试都进不了。因此,一定要切记最终能否考上人大法学院,不仅仅在于个人的努力和备考,而且也决定于他人的复习方法和努力。如果要在司考和考研间做个选择的话,我们建议大家先准备人大法学考研!

2017年虽然考上的学员创了历史新高,但是收到的经验稿却是不多,也许由于忙于司考、毕业和实习,无暇回顾、总结和分享自己的人大法学考研历程。真诚期待并欢迎没时间的考生劳烦能够抽出时间、有时间的考生能够义无反顾地都参加我们的2017年人大法学考研感恩励行计划,人大法学考研的精彩需要你的参与!在此再次向广大的2017年考生发出参加我们感恩励行计划的邀请,分享经验、传递价值、记录我们的青春!

下面经验的作者为2017年成功考取人大诉讼法专业的一名考生,也是法学家2017年先飞计划学员。作者很认真和严谨,在经验分享中对自己的复习规划以及复习过程中得与失两方面经验都进行了一定说明,这对大家有较大参考借鉴价值和意义。

最后,如果你觉得作者足够真诚、优秀和不容易请都点赞或转发,你的关注、肯定和参与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支持!谢谢!


试一试,你怎么知道不行

张晨曦  2017年诉讼法 

无数次想到自己写经验的场景,不过真的到了这一刻,还是有一丝紧张和不安,跟想象的不太一样,但好在人生中的一个小梦想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了。所以记录一下这一段小小的经历也算是给自己大学四年一个交代。

考研是从还没进入大学起就已经确定了,目标院校也就是根据各大高校专业排名来定的,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至少排名前五的学校。后来又参考了各大高校的报录比、题型、地理位置等信息,最终确定报考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专业。我一直相信,越好的学校越公平,现在看来这个想法也是对的。另外,我高中的小伙伴们好几个都在人大,也增添了人大的亲切感。

以过来人的姿态再看当时,真的要感谢一直坚持的自己。考研能够成功,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我总是爱选那条最长最难走的路,但是到头来,这条最难的路上也有着最美的风景,终点的果实也是着实美满。坚持考人大,中间经历了说好一起考但最后保研了的队友,经历了人大新一轮大变题型,也经历了司考差三分没过,同学朋友都已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各种失望难过甚至绝望,但是,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放弃。当初确定目标之后,家人也都表示了越好的学校越难,希望我脚踏实地,是的,我一句都没听进去,我就要考最好的学校,不试一试你们怎么知道我不行?可以说,我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去赌的,如果考不上就二战,失败总比遗憾好。也正因如此,我电脑上考研资料的文件夹命名是“无路可退”。逼一逼自己,你会有惊喜。

初试

 

从寒假订了法学家先飞计划的资料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初试了。然而,这个“着手”可花了我不少精力。万事开头难,准备考研的第一关就是“进入学习状态”。前两年自由散漫考前突击的学习生活已经要说拜拜了,这时你会发现无论你的决心多么大,准备的多充分,开始学习一上午之后还是想玩,还是忍不住拿手机、看剧。所以,进入状态极其非常特别重要!那么如何快速进入状态并且坚持自律呢?我的方法是列计划,然后打印出来,每完成一项在后面打钩,这样你不仅可以掌握宏观上这一两个月的学习内容和进度,也能落实到具体每天的任务,每次打钩,晚上睡觉前你会心安理得:看!我今天完成了80的任务,我可以休息了!如此一来,良性循环,方能轻松坚持下去。还要悄悄告诉学弟学妹们,学习是会上瘾的,当你达到“看完这一节再去看剧”“做英语阅读纯属放松”的境界时,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政治资料如下: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蒋中挺毛中特的课程、蒋中挺点睛班课程、蒋中挺五套卷;风中劲草;期间还听了徐之明的马哲和任燕翔的主观题,但是感觉帮助不大。(我高中已经虐过一遍哲学了,所以考研期间没对哲学花很多时间,如果是理科生的话请参考别人的方法)

我是从司考完才开始学政治的,九月底左右。仗着文科的底子,似乎有点不太重视政治,最后结果当然是政治考的最差。而且今年政治感觉题目跨度特别大,很多知识点都没复习过,在考场上有好几道多选都是仅凭高中的零星印象和题感选的。所以学弟学妹们务必要重视政治选择题的复习,刷题的时候不要贪快贪多,定量做好,做一遍就要记住并且弄懂。看时间自己定计划,每天做几个单元,多久做完,不能只记得我做过,不记得选什么,这就是不懂的表现。

第一轮看精讲精练,然后做后面的测试题,各科轮一遍之后开始做1000题,用红笔改,错的题目对照精讲精练在1000题上做批注,保证弄明白。在这个过程中,晚上不想看书的时候可以搭配着听一听课程,比如蒋中挺的毛中特,很幽默也很放松。这个过程大概持续到了10月底。

第二轮看风中劲草,回顾1000题中的错题。风中劲草用荧光笔画关键词,第一遍会看的很慢,之后就过关键词,第二遍开始就会很快了,一个月的样子,过完两遍风中劲草,知识点熟练掌握。

第三轮冲刺点睛。这时已经到12月了,八套卷、四套卷、五套卷,见一套做一套。开始准备分析题,分析题做肖秀荣四套卷和蒋中挺五套卷足够了,做完挑选关键词背住,理清题目逻辑之后就是下功夫背了。考前听一听蒋中挺的直播和点睛班课程,会有收获。另外,考前几天一定要模拟几次,每天都要做选择题保持手感,分析题见缝插针能多看一遍就多看一遍,不求记住,力争熟悉,不过那些很官方的语句是要求一字不差的背住的,比如领导人的讲话内容。

英语:资料如下:朱伟恋练有词、二十年真题两套、唐静翻译《拆分与组合法》、何凯文五夜十篇课程、何凯文考前点睛课程,关注何凯文公众号每日一句。

大三上学期没什么事我就把朱伟的恋练有词15年和16年的课程都听了一遍,在书上做了笔记,但是后来真正开始复习考研英语的时候,感觉单词又记不住了。所以我就把16年的恋练有词按顺序抄在作业本上,左边单词,右边中文意思,然后每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看两个单元。遮住右边意思,认左边,会的跳过,不会的做上记号,第二天开始新内容之前把做过记号的单词再看一遍。这个方法在司考之后时间很紧的情况下效果立竿见影,我不知道过了有多少遍,反正这是每天早餐时间的必做项目。

大三下学期还是进入复习状态的问题,两年没怎么碰过英语再捡起来确实走了一些弯路,比如做张剑黄皮书,根本读不懂也不知道套路就傻傻的做了一半而并没有进步。所以我告诫学弟学妹们,英语阅读要先学会方法和套路,再开始练习。不要盲目的练,没有用的。可惜这个方法和套路我一直到十月份才摸索出来,那就是何凯文的五夜十篇课程。我连续听了1617年两年的五夜十篇课程,也就是二十篇文章(里面也有重复的)。他会一句一句地带你读,把握文章中心,了解命题方式,用方法而不是瞎猜。跟完这二十篇阅读,相信你会有很大的进步。如果觉得跟不上的话,可以在五六月份的时候就听一下何凯文老师的阅读课,学习并掌握KK三步法。剩下的就是每天两篇真题限时练手了,记住,练真题,总结错误。

完形和新题型我只做了历年真题,新题型除了排序其他我做的都不好,感觉找不到套路,后来就专门买了一本新题型练,也是运气,今年的完形和新题型都很简单,明显送分题。翻译的话,按照唐静老师的方法把历年真题仔细做了并改正,其实阅读练好了翻译也就自然不在话下,练一练就OK

作文,我是十二月份才开始准备作文的。先是读了朱伟的小黄书,但是感觉收效甚微,因为记不住,摊手。后来听了何凯文的点睛班,里面他会给你三篇文章,你只用把这几篇文章背熟,然后到考场上根据话题再相互杂糅一下就能得到不错的分数。我承认作文这个问题的确有些投机,但是时间真的不够啊!有时间的话大家还是好好背些句子吧。

整个英语的复习历程,从开始的抓狂苦恼到最后专业课学累了权当做放松来做几篇阅读,这中间的辛劳不可备述。只要在掌握正确的方法的前提下坚持不放弃,你受过多少苦就值得多少幸福。

专业课:

理论法学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和法制史,应用法学我选的是民法、刑法、诉讼法。总的来说专业课花了总备考时间的一半以上。

第一轮:三月到六月

先是根据法学家的要求,将历年真题标识到教材上,包括目录和具体内容。花了大概一个月标完了五本书(当时还是按照七选五准备的)。

然后开始一手教材一手强化版讲义开始阅读,先看框架,再看教材,然后看讲义,如此一遍下来就差不多六月了。这一轮中重点是各学科的框架体系的搭建,至于内容,当时明白即可,不要强求背住,因为当你全部过完一轮之后会发现什么都没记住,看了跟没看一样,不过不要害怕,这只是第一遍而已,重在理解与搭建框架,其他的交给时间。与此同时,每天另一半时间在听司考的音频。六月中旬到七月在突击期末考试,毕竟一学期没怎么认真听过课。

第二轮:七月到九月底

这一段时间在全力复习司考,顺带每天记记单词偶尔做篇阅读。之所以把复习司考的这段时间划为我考研备考第二轮,是因为司考对于人大考研来说越来越重要了,从近两年的试题就可以看出,人大法学考研的命题方向在朝着思辨性、理论性方向发展。这就需要不仅理解所学的基本概念,还要学会运用他们,而备战司考就是帮助你理解并运用知识的一个过程。在复习专业课期间,看到厚厚的教材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这一点法学家帮了大忙,不想看教材的话就把法学家讲义理解透彻也没问题,将教材当做工具书查就可以了。仅阅读文字文本内容,有时候你觉得你明白了讲义(或者教材)在说些什么,但是实际上你并不明白,你不懂这个原则制度的由来与发展、目的与实施,以及各种理论和制度之间的联系,你就无法熟练地针对一个问题调动你所有的知识储备来解释它、解决它。对于文本内容的最好的补充应该就是备战司考了。听各大名师的音频,狂刷题,尤其是考研会考的科目着重认真听认真做。虽然我司考差三分没过(这个我后来也总结了原因,有心态方面也有细节方面的失误),但是我还是想推荐几位老师,刑法跟刘凤科和柏浪涛,民法钟秀勇,民诉戴鹏,刑诉左宁,这是应用法的几位老师,讲的很透彻,不得不说对于我应用法学后来的考试有着巨大的帮助。比如民诉的论述题,论民事诉讼中第三人权利救济程序保障体系。这道题我拿到之后是懵的,因为我想的好好的考前复习一遍第三人,但是万万没想到忘记复习了。因为是整张卷子最后一道题,所以我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供我思考。然后我就拼命回忆司考的时候民诉案例题的相关考点,几乎全是第三人的制度。我就写了几个大标题:第三人撤销之诉、案外人申请再审、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反正在最后十分钟内把我能想到的和第三人沾边的制度都以大标题形式写在了卷面上。然后就像填空一样,在每个大标题下面开始写概念、特点、对象、执行法院等等小的内容。根本没有时间给我论述了,所以最后一题写的极其像提纲,但是好在角度很充分,最后得分应该也还差不多。这一题给我了两大感触:第一、司考课程很重要,必须听,全力以赴的听。第二、角度和速度同样重要,从尽可能多的方面去挖掘一道题的本质和关联制度,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一出手就得分,不做无用功。

另外说一说司考,司考没过除了学的不太扎实以外,最大的失误是心态,不够沉着冷静,也不够沉心静气,浮躁的想要快点结束,并没有拼尽全力。所以司考过后专门反省了自己,命令自己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得分的机会,也就是说,竭尽全力,奋战到打铃结束考试的那一刻,事实上我也是这样做的。

第三轮:司考完的冲刺背诵过程。司考完开始了冲刺阶段。我直接拿着背诵版开背,算了算时间分配了一下每天背多少、每天回顾多少。一门课程背完一遍之后,会默写知识框架图,然后对照改正,之后一有时间就可以直接回顾默写错误的地方,加强记忆。

背书怎么背?这也是困扰了我整个复习过程的问题,看了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加上自己不断的摸索,现在我可以总结一下对于我来说相对有效的背书方法:一、总结概括分角度法。在讲义上划分每段甚至每句话,然后对其定性。比如一个名词解释可以包括主体、内容、对象、价值、意义等等角度,你不可能一字不落的全部背住所有概念,所以就要整理一下思路,划分同类项,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阐释。二、速记默写法。这是在网上看到别人给的方法,效果很好,但是缺点就是速度慢。具体来说,就是迅速看一遍要背的题目,理解完之后用第一种方法迅速概括角度,然后迅速在A4纸上默写下来,不会写编角度用自己的话写,最后对照原文修改。我曾经用这种方法花了8天才把薄薄的法制史给背完,记的住、不走神,但是对于咱们巨大的背诵量来说不够实用。所以我建议这个方法留给那些怎么记都记不住但同时很重要的知识点,万万不可全部用这个方法来背。

这一阶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根据法学家的语音课程的指导来进行真题的训练。语音课会教你找角度,会教你如何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组织有条理的答案,从而得分。这个也就是所谓的“破题”,虚心学习即可,我就不再赘述了。刚开始你会发现复习了大半年竟然连一个名词解释都答不完整,尤其是已经到了十二月份,那种绝望感真的很让人不爽。还是那句话,不要放弃。我到1215号的时候,还是没办法答出满意的答案,速度也很慢,所以我就每天定点定量练习真题,不会写硬着头皮写,写完对照答案完善,十来天感觉进步很大。

下面再来说说各科的特点,理论法都特别注重知识体系,因此框架特别重要,尤其是法理学。法制史按朝代划分,还可以按某种制度或思想的发展变化为思路建立联系。宪法重点突出,也是着重框架。民法是我最头痛的一科,知识点巨散巨多,最后关头还是要抓重点和热点。刑法很简单,大家去背就会发现讲义很简单背的也很轻松。BUT,今年的题可不简单。今年的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都要求考生具备很强的思辨能力和完整的表达能力。比如交通肇事共犯那道题,你首先要申明自己的观点,其次要以各种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说的通,这个论证的过程就是思辨的过程。如何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呢?我认为一方面要熟记各种基本概念,另一方面要加强逻辑思维训练,看论文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看论文学习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从什么角度论证,看,又回到了角度这个重中之重上了。诉讼法也一样,体系构建清晰明了,重视对理论的考察。

初试准备阶段,每天大概七点起床,洗漱吃饭背完单词差不多就八点了,然后开始专业课复习。午休起来之后是政治和英语,晚饭过后专业课外加一门公共课这样搭配着复习。对了,我整个复习过程都是在寝室进行的,没有去过一天自习室。一个是因为寝室方便,资料都在,休息方便,第二个是因为在寝室学习压力较小,比较放松。当然我们宿舍都在学习,所以也不会很吵,氛围不比图书馆差。最大的困难就是定的任务完不成,还有一直怀疑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一路不满意一路自我怀疑,就这样走到了最后。


复试


没错,今年复试又提前了一周,全国首发。荒废了一整个寒假,2月20号才到学校开始准备复试,32号就出发去了北京。 中间只把诉讼法讲义过了两遍,看了相关热点和人大老师的论文,然后做了英语二近五年真题和六级近三年真题,一直到笔试前一天我还在酒店里做英语二,嗯,不放弃。

先体检,后报道,周六上午笔试,写字速度太慢,胳膊酸得不行字也潦草的飞起,不过还好,刑诉的两道题我之前都看过相关论文,所以有话说。民诉题目比较综合,把会答的不会答的都尽可能写了上去。

英语笔试时间太紧,第六篇文章根本没怎么读就把答案选了,最后十分钟监考老师还一直说话,弄得心烦意乱,心脏狂跳不止。一直到复试结果出来我最担心的还是英语笔试。

英语面试,人大本校的同学说就是六级水平,不紧张即可。我们抽到的话题是长沙同性恋要求发结婚证而被法院驳回的新闻。三人一组讨论,说不紧张是假的,看文章时有足足十秒钟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还好最后读完文章时间还没到。我们三个人讨论了大概十几分钟,中间也有过面面相觑,但是三个人还是比较注重眼神交流的,所以我觉得英语面试还不错。

专业课面试,刑诉抽的题是论述被告人认罪从宽制度,我答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又分了对公检法机关的影响、对被告人的影响、对整个刑事诉讼和司法制度的影响,应该答的还可以。民诉抽的是论述民诉文书提出命令制度,我根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个制度,思考了一会请教了老师,说我不太明白,然后老师接着追问了公益诉讼和当事人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相关问题,民诉整体答的不好。后来老师问我如果录取选什么方向,我说刑诉。感觉老师们都很和蔼,面试主要看你的气场和心理素质,不会太在意你回答的问题的答案如何。只要你传达给老师们的信息是你自信健康、积极阳光,遇到难题虚心请教、不急不躁,就可以了。不必过分紧张。


心态


回顾整个备考过程,心态的的确确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有必胜的决心,相信自己按正确的方法坚持就会有收获。其次,面对周围的变化也要适时地给自己做心理调整。比如计划完不成的时候,想想为什么完不成,是任务太多还是效率太低,不要强迫自己,每天能完成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就已经很不错了。再比如周围同学保研了,找到工作了,自己司考又没过等等,备考期间任何一点小的波动都会成百上千倍的刺痛我们。这个时候就要坚信,最好的肯定是要留到最后的。坚持,再坚持。说实话,一年之内准备两场人生大考,任谁都会有点扛不住的,这一年我没怎么逛过街,没怎么买过新衣服,没怎么跟小伙伴们出去逛吃逛吃(这对一个二十出头的女青年来说是多么残忍)。不过学习的成就感和充实感很快就会淹没那些吃喝玩乐的想法。最后,就是要合理的发泄与放松,最好的发泄方式是运动,也不要太长时间,半小时就行,但运动完之后会很开心,然后活力满满地投入下一轮学习。还有发泄的方法就是写日记给自己,积极理顺自己的心结,然后饭一口一口吃,事一件一件做。复习前半段,我在吃饭的时候都会看电视,比如《大理寺》《帝陵》这种记录片,即帮助我理解法制史,又能够放松一刻。生理期的时候也会适当多休息休息。

总之,用一年时间战胜自己,不亏。经过这一年的备战,我最大的收获可能还不是这张录取通知,而是自信。因为我竭尽全力去系统学习了我的专业,我有足够的自信回答我的专业所涉及的问题,尽管也才算刚刚入门,但我已经敢基于自己的逻辑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想法了。我想,这一点,才是我考研路上真正的收获。

去复试那几天,和人大的高中朋友们小聚了一下,深感即使到了人大,也不是终点,研究生生活又将是充满未知和挑战的。还是那句话,不试一试,你怎么知道不行?长路漫漫,让我们一起向前!

 

附:人大法学考研有关问题的采访

1.你觉得你人大法学考研能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决心+方法+毅力

首先是决心,从决定考人大时一直到录取结果出来,考人大的决心就没有动摇过,看着身边的同学有的保研、有的换了目标学校、有的找了好工作,心理上肯定会有波动,毕竟感觉只有自己的前途还是未知数,但是我也从来没有动摇过,坚信最后的才是最好的。

然后是方法,不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法学家的经验集锦和专业课资料都太重要了,复习方法也是一路迷迷茫茫地摸索着前进,每当怀疑自己的时候就拿出法学家的经验集锦看一看,一方面及时调整自己现阶段的复习方法,另一方面也给自己吃一颗定心丸,告诉自己这样的方法是正确的,只要坚持就好。还有法学家整理的资料以及课程讲解,复习过程中感觉太多太杂,课程所讲似乎又无法运用,但是只要认真按部就班地去练习、去努力就成功了一大半了。正确的复习方法是法学家教会我的。

最后是毅力,我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最不会的就是半途而废,所以,坚持了一整年高强度的复习,虽然看似辛苦,但是那种充实感是浑浑噩噩玩一天手机没法感受到的。而且学习是会上瘾的,偶尔豁然开朗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前两年都白学了。


2、现今人大法学考研你觉得复习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有哪些?

第一重要的是心态。如果整天担心自己考不考得上、担心自己的进度是不是比别人慢、担心身边学霸跟自己竞争,那就要赶紧克服这种心理,别人从成长环境到学习习惯、从基础到能力,跟你没有一丁点关系,所以人家怎么样不会对你有任何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按照自己认为的正确方法和理解程度安排自己的复习。然后就是不能急躁,不可急于求成,按部就班就好。

第二重要的是方法和练习。方法就不再赘述了,就是法学家的方法。练习的问题我感觉自己开始的有些晚了,听了法学家的语音课,直到12月15号左右,我按照那些方法练习的真题也无法让自己满意。建议学弟学妹能够早一点开始练习审题、破题、答题。11月中旬就可以开始了。


3、在人大法学考研的复习备考中在情绪上你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在复习备考中你所遇到的让你至今仍难以忘怀的困难困惑有哪些?

情绪上的挑战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怀疑自己,怀疑方法不对、怀疑进度太慢复习不完,这个我想每个备考的同学都会有,但是这个时候就会看看经验集锦来让自己安心。其次是身边人的不理解。比如,明明一整年都在努力复习,当司考差三分没过的时候,家人一句“你就天天玩吧”武断否定了我一年的汗水。大哭了一场之后继续复习。最后,有时候学的内容消化的不好,明明背了很多遍就是记不住或者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的时候会烦躁、敏感,想发脾气。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泄一下,我的方法是运动,半个小时跳跳操出出汗,洗完澡之后就很是开心了。运动在复习过程中功劳不小,当然中间也对男朋友发过几次脾气,感谢他的包容与支持,比心。

困难和困惑,暂时没有想到哈。

 

4、司考对人大法学考研的具体作用你觉得有什么?司考与考研的时间安排你觉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司考对考研的具体作用我认为主要是帮助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为什么会有这些制度,这些制度之间有什么关联,制度背后有什么深层次的用意?这些内容必须要通过老师讲解才能明白,自己只看概念什么的是没法悟出来的。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帮你理清思维。比如刑法民法题目,听老师讲明白一个题为什么选A,你形成这种思维方式之后对考研的论述是大有益处的,你会知道要先分析什么,再分析什么,从而也就答了题。

3月到6月底是司考、考研时间各花一半的,7月到9月底只复习司考,司考完之后全力考研。时间安排我觉得这样是合理的,至于司考没过主要是自己另外的原因。


5、考研一路走过来,你是否觉得自己在复习中还有一些没注意的问题?如果让你再考,你会怎么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

一个是政治投入太少。仗着自己文科生,十月份才开始正式复习政治,之前计划列的看多少遍知识点也都打了折扣,结果到了考场上还在吃高中老本。政治重视的话应该能够多考个78分。如果再考肯定会重视政治,而且复习的面要扩大,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个老师划的重点。

再一个就是上面说到的练习审题、破题和组织答题思路练晚了,如果提前半个月开始练习,考场上可能会更加自如。

(责任编辑:规源小编)
顶一下
(1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Copyright ©2010-2014 faxuejiaedu.com All Rirhts Reserved 咨询QQ:1253312325 咨询手机:15801402059 Power by DedeCms  京ICP备16987698号
姓名:
所在院校:
报考专业:
联系手机:
QQ:
问题咨询: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